进口酒也在“中国化”

酒资讯网|2011-01-24 09:40:00
提要: 据了解,从目前我国葡萄酒市场格局来看,进口与国产份额之比在2:8左右。不过2010年以来,进口葡萄酒攻势凌厉。葡萄酒专家郭松泉甚至表示,3年之后,进口酒将与国产酒平分秋色。这背后的原因则是进口葡萄酒日益“中国化”,逐渐适应了中国市场。

     随着进口葡萄酒对中国市场进口量的猛增,目前,进口葡萄酒价格比以往降低不少,普通消费者也能消费得起了,进口葡萄酒已不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。据了解,2010年以来,山东省从欧盟地区进口葡萄酒数量骤增,平均价格却下跌六成,目前零售价已与国产酒相差无几。与之相对应的,进口葡萄酒也不再是高端、时尚人士的专利。

30元就能买到美国干红

     与茅台等高档白酒纷纷涨价不同,临近春节,葡萄酒尤其是进口葡萄酒却在纷纷降价促销。近日,笔者走访山东济南的银座、大润发、家乐福等多家大型超市看到,葡萄酒无一例外地登上了促销台。一款来自澳大利亚的干红葡萄酒标价仅130元/瓶,还赠送一小瓶新西兰干白葡萄酒。另一款产自美国的干红葡萄酒更夸张,甚至卖到了30元/瓶的“白菜价”。“进口葡萄酒便宜了。”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一位孙姓消费者告诉笔者,他喜欢喝进口葡萄酒,两三年前,一瓶普通装的进口葡萄酒,售价就得数百元甚至上千元。前两天,他发现家门口的便利店也开始卖美国进口的葡萄酒了,而且非常便宜,只有几十元/瓶。“确实比往年便宜多了。”某国际酒业策划经理张俊庆说,2010年以来进口葡萄酒平均零售价格至少下降了两成,个别品种甚至更多,下降六成。据介绍,往年畅销的进口葡萄酒价位在200元/瓶左右,今年卖得最好的在100元/瓶左右,酒的质量则差不多。
     据张俊庆介绍,以前,由于人们对进口葡萄酒的认知度比较低,加上售价比较高,消费者多是高端人士。而2010年以来,普通的双职工家庭、20多岁的时尚年轻人,甚至是退休人员,都会买进口葡萄酒喝。

进口量骤增价格下跌六成

     “进口葡萄酒价格下降,与近年来进口量大幅增长有关。”某国际酒业总经理王志强分析说。来自青岛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0年1月至10月,山东口岸进口的欧盟葡萄酒达1949万升,是2009年同期的4.7倍,平均价格却较往年下跌了近六成。从全国情况来看,2010年前三季度,我国进口葡萄酒1.3亿升,同比猛增67%,其中仅9月份就进口2442.4万升。而在2000年,我国全年进口量才3680万升。
     据了解,进口葡萄酒热始自上世纪90年代,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,因为进口关税的大幅下调,葡萄酒进口量更是增长迅猛。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,西方的葡萄酒销量下降,相关企业便将产品销往中国市场“避难”。而随着人民币的升值,我国也兴起了一股葡萄酒消费热,进口葡萄酒的热情高涨。

进口酒也在“中国化”

     据了解,从目前我国葡萄酒市场格局来看,进口与国产份额之比在2:8左右。不过2010年以来,进口葡萄酒攻势凌厉。葡萄酒专家郭松泉甚至表示,3年之后,进口酒将与国产酒平分秋色。这背后的原因则是进口葡萄酒日益“中国化”,逐渐适应了中国市场。
     以前,进口葡萄酒价格虚高,在欧洲卖三四欧元的,在国内就卖数百元。于是,很多进口商都想尽办法解决这一问题。从青岛海关的统计数据来看,2010年以来,山东口岸原装进口葡萄酒的比例在下降,散装进口葡萄酒的比例在上升,总体来看,“皮囊装”进口酒已为广大进口商所接受。由于散装进口后再分装,大大降低了成本,在价格上形成了与国产葡萄酒的竞争。
     业内人士认为,进口葡萄酒价格下降,应该是其本身价值的回归,在澳大利亚,主流葡萄酒卖得甚至比青岛啤酒还便宜,这在国内是不可思议的。此外,进口葡萄酒还在口感上做了调整,以更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。例如,进口酒一般丹宁味重,涩感较重,中国消费者短时间内很难接受,于是,欧洲一些国家便在向中国出口的葡萄酒中,调高了含糖度,使其更适应中国消费者喜欢酸甜口味的需求。

 

对山东葡萄酒产业冲击大

     来自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的信息显示,进口葡萄酒过快增长给我国葡萄酒产业带来冲击,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山东。目前,葡萄酒产业依然是山东的特色优势产业,半岛地区拥有张裕、长城、威龙等龙头骨干企业。山东葡萄酒产销量、营业收入、利税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,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8.10亿元,占全国55.07%。
     然而现在,在一些大型超市,进口葡萄酒价格与国from:中国酒 业新 闻网产酒相当,有的甚至更低,这无疑使国产酒处于相对劣势。因为现实的情况是,我国葡萄酒产业和葡萄酒文化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,消费者对葡萄酒认知、鉴赏能力较弱,对进口葡萄酒还盲目信任,认为质量都比国产葡萄酒好。
     与此同时,山东葡萄酒产业相对较弱,在应对竞争方面也有压力。例如,山东目前有200余家葡萄酒生产企业,规模以上企业只有50余家,其他多数企业都是新生的中小型企业,实力较小,难以应对竞争。    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 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酒资讯网”的所有文章,均为酒资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酒资讯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酒资讯网)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也是有底线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