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养生保健和“药食同源”历史源远流长,但作为一种产业的出现是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,这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,跌宕起伏,走过不平凡的道路。为了加强保健食品的管理,1995年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》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。在以后的10年中《保健食品管理办法》、《保健食品通用标准》、《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》、《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》、《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》等规范文件相继出台,使保健食品的准入、生产、管理等各环节得到了规范。截至2008年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9613个,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600余家,年产值1000多亿。其发展分四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为自发萌动期,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。当时的保健品主要是以抗疲劳的人参补品类、蜂王浆、太阳神口服液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、昂立一号、振华851等产品,掀起保健品的消费浪潮,保健食品市场营业额达20亿左右。
第二阶段为高速发展期。20世纪90年代初,中国保健产业进入第一个高速发阶段。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商家有“中华鳖精”、“脑黄金”、“红桃K集团”、“三株口服液”等。全国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从几十家增至3000多家,产品多达2.8万种,年产值从16亿多增至300亿以上。90年代前后,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行业逐步兴起,市场上出现各种健身器材,同时,行业服务内容、经营理念发生了空前的变化,形成了提供沐浴、餐饮、住宿、休闲、娱乐、保健、养生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项目。
第三阶段为盘整期。1995~1998年,随着《食品卫生法》和《保健食品管办法》相继颁布,保健食品首次获得法律地位,国家对保健食品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,产业结构重新调整。1995年下半年,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,合格率仅为30%。保健市场随即滑入低谷。保健企业由3000多家下滑到1000多家,产值规模也降至100多亿,其中60%是中小企业。
第四阶段为新发展期。1998开始,保健企业走出低迷,又进入一个新一轮高速发展期。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日臻完善,逐步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,质量差,市场营销手段缺乏的企业。从1998年开始,保健企业逐步走出低谷。到2000年保健生产企业恢复到3000家,产值超过500亿。企业的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历史最高点。
中国保健产业未来发展趋势
未来我国保健产业总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五个方面:一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,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,保健意识的增强,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。据有关部门研究预测,由于居民消费结构中,保健消费的增长快于其他消费的增长速度,对保健业市场的需求将快速增长。二是落实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》和《国务院印发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(2009-2010)》将促进保健产业的发展。三是传统养生理论为基础的保健产品市场份额将会明显增长。四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,市场为导向、产、学、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建立自己的企业发展模式。五是产品功能定位更加清晰、市场细分更加明确。六是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业将快速发展。
中国保健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
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居民生活习惯中存在重医疗、轻保健的意识。与一些保健产业成熟的国家相比,企业资产和销售规模较小。产品老化,产品及功能雷同,适用人群类似,新产品缺乏,低水平重复,缺乏技术资金投入,造成企业恶性竞争。少数企业以概念造势,粗制滥造,夸大宣传,违规经营,被政府通报和媒体曝光,使消费者心理受到创伤,产生“信任危机”,给保健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
我国保健食品法律法规相对健全,截至2007年底,先后出台120部规章,分别由5个部委局执法。存在的问题是法律法规标准不统一,导致执行艰难,多头管理,造成部门间权力失衡,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。新的《食品安全法》出台有望解决上述问题。保健用品、保健服务产业,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。法律法规缺失、监督缺位的现象比较严重,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,导致投机分子有空可钻,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公信力。
与国外和国内其他企业相比,保健产业发展得到的政策支持较少,竞争上处于不平等的境地。国家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,这些政策涉及税收、土地、信贷、贴息、各部委的有关配套支持资金等等。但是,国内保健产业领域,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,基本上享受不到这些优惠的政策,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。
建议
就发展保健产业提出以下四点建议
第一,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保健产业发展战略,把保健产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,并纳入国家行业统计目录。这样可以及时向社会各界和投资主体传递保健产业的发展方向、总体策略、基本思路,规范各类投资,调控市场准入,避免低水平重复。通过统计,为国家管理部门、研究部门、企业提供决策所需数据等信息,保证保健产业科学有序地发展。
第二,在技术、税收、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。把保健产业列入国家技术支持范围,在产品试制、传统保健技术创新、知识产权保护、专利快速申请和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;在研发费用上给予支持,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能力,增强产品的核心技术,促进技术创新。
第三,完善促进保健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。尽快出台《保健器械管理办法》,明确业务主管部门、监督主体及市场准入等事项;出台保健服务业管理办法,规范保健服务业,确保保健服务业健康发展。
网站也是有底线的